王璜生:做美术馆,要坚持小而精的独立性

  • 来源:坪山美术馆
  • 2025-04-21 17:54

摘要:‍‍王璜生口述坪山美术馆应该坚持这种小而精的独立性,因为这种文化前沿的独立性通过持续的工作,已经有所开创。然后,它应该更好地借助一个大的文化背景,做更有力量的事情。我认识坪山,是从坪山美术馆开始的。

976a6683986a743a163eae35cf3a09a6.jpg

王璜生口述


坪山美术馆应该坚持这种小而精的独立性,因为这种文化前沿的独立性通过持续的工作,已经有所开创。然后,它应该更好地借助一个大的文化背景,做更有力量的事情。


我认识坪山,是从坪山美术馆开始的。2019年左右,刘晓都邀请我参与了坪山美术馆学术委员会的一些工作。“学术委员会”这个设置在很多地方少有实质性的工作内容,但坪山美术馆的工作相对都比较具体。最初,我们聚在一起讨论美术馆的总体定位、发展方向、年度项目以及收藏计划等等,他们要求得还比较细,比如我们必须对具体的藏品提出意见,针对收藏的原因、收藏费用是否合理、后期如何管理等等问题都要展开讨论。由于疫情,我们见面的机会比较少了,但联系比较频密,他们会仔细地把讨论事项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我们——这些档案如果可以进一步收集管理,对美术馆今后的发展以及制度化建设都会特别有意义。


坪山美术馆的项目在空间方面的探讨比较有特点,这里的“空间”既包括了建筑的物理空间,也包括空间的运用,以及对空间问题的探讨。在我看来,坪山美术馆对空间问题的探讨,有它自身的思路和知识生产。三年里,一些与建筑师合作的项目对空间的观望和进驻,既是当代艺术,又与建筑相关,尤其在探索美术馆空间可能性的“九层塔”项目中,透过艺术家、建筑师、设计师与策展人的合作,空间被独立成了一个事件和问题主体。“空间”的概念可大可小,除了物理性空间,还有精神性空间、公民空间等等,他们和建筑师的合作并不单是物理性的,不只是要在空间里实现空间内容,而是要在空间里实现超越空间的概念,讨论更为广阔的文化性、精神性和实验性等问题。
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。在线反馈

评论(0)

暂无评论

留言评论

提交